研究所推甄心得(陽交大、龍華科大)

過了許久終於開始動手寫下推甄心得,像我這樣的學渣還能有研究所唸實在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因此想留下一些紀錄看看能不能給其他人一些參考。

個人背景

  • 師大資工延畢一年,系排約 72%
  • 在校內參加過幾個專案,比較大的是目前師大資工使用的 Normal Online Judge (NOJ)
  • 有兩份實習經驗,3drens 和國泰集團的暑期實習計畫,都算跟 SRE 相關
  • 在 SITCON 當過一次講者,參加過一次 iThome 鐵人賽(文章連結
  • 有貢獻過一點點開源專案
  • ICPC 一銀二銅,NCPC 一次第四名兩次佳作,CPE 有拿過 7 題
  • 專題是資安科普的桌遊,雖然拿到了科技部計劃但遊戲做不出來 QQ
  • 有參與臺灣的一個遊戲社群跟人家合作開發過遊戲,也參加過不少 game jam

可以看到成績部分算是連直升都有困難,但還好學業以外的經歷可以稍微彌補一些差距。

結果

  • 交大資工丁組 正取
  • 交大資工戊組 正取
  • 龍華科大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 正取五

非常幸運我推的所有研究所都有正取,最後選擇了交大丁組。(如果我能順利畢業的話...)

交大

實務組簡介

交大資科工所在招生時分為甲、丙、丁、戊四組,其中丙丁戊為實務導向的組別,相對來說在校成績並沒有那麼重要。 並且在入學後也會有些不同,像是丁組會去系計中,而戊組會去校計中負責校務相關系統的開發。

另外,實務組除了繳交書審資料以外還需要參加面試,包含性向測驗還有跟教授面談。 性向測驗的內容相當廣泛,我相當推薦有興趣報考實務組的話可以先看看題目(今年我跟學弟有打共筆),在準備上也會比較有方向,可以知道自己在哪方面的知識相對不足。

由於我的在校成績極差,但有比較多實務相關的經驗,因此在學期間就是以這種實務導向的組別為目標(記得師大、清大、成大與中央都有)。 本來一度因為認為自己能力還不足以上交大,加上一些個人因素而打算放棄念研究所,但還好有同學的鼓勵跟家人的支持讓我願意去嘗試看看。

準備報名資料

我在準備推甄的時程上算是相對較晚了,開學後一直到 09/27 才開始打備審資料,離報名截止的 10/10 僅剩約兩週的時間,但聽說有些人早在放暑假之前就已經開始準備了。 我這屆要推甄實務組的話需要繳交以下資料(雖然每年差異應該不大,但記得以當屆簡章為準):

  1. 報名表
  2. 個人資料表
  3. 推薦函二份
  4. 自傳與讀書計畫
  5. 成績單
  6. 其他有助審查之資料

其中報名表跟個人資料表,都是上系統填寫資料產生的,而電資學院需要填寫的資料還挺多的,包含修課表現自評,還有專題成果的分工與貢獻證明等等,建議可以早點登入系統檢查有哪些欄位要填,跟自傳那些一起準備。

實務組在報名的時候有一個欄位叫做「系統、網路及其他軟硬體開發或管理實務經驗」,可以上傳一份文件說明自己的實務經驗,因此如果自傳那邊放不下的話,可以把額外想寫的內容放在這份文件內。像我是把一些關於 NOJ 跟我另一個專案的一些架構說明跟未來的規劃放進去了。

除了上述這些可以自己搞定的文件以外,推薦信在研究所推甄中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交大電資學院在這方面比較先進,是透過他們的報名系統直接讓推薦人填寫,今年的要求是至少兩封,但最多可以到五封,我是請了比較熟的教授和以前實習的主管各幫我寫了一封。另外,由於系統有提供英文介面,所以就算不是給中文母語使用者填寫我想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然後推薦信的截止日期比起報名截止來的晚一些,但也別忘了在報名截止前要先送出推薦信邀請。

另外還有交大需要繳交專題 / 競賽的貢獻證明,這部分是只要有跟他人合作的話就要交的,並且需要找教授簽名,所以也需要早點跟合作過的同學喬好比例分配,我因為晚同學一屆推甄,因此這方面算比較好處理,另外如果是沒有教授指導的專案,好像只要所有人簽名即可。

關於報名系統,我有在系辦的公告上翻到一份介紹,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在準備資料的時候還有一些小插曲,由於我平常不太有保留相關證明的習慣,所以各種參賽的得獎證明之類的都是在這期間才開始從各種地方翻出來的,其中 CPE 因為來不及申請證明是直接網頁截圖,NCPC 有一年的是用手機直接拍獎狀。讓我體會到平常留存相關證明電子檔的重要性...

面試

交大資科工所應該是只有實務組需要面試,三組加起來總共有兩天,其中只有丁組有跨日。今年的時程表長這樣:

(來源:資工系公告

第二天下午的部份有好幾張就不貼了,但時間會排在約下午一點到五點半的區間內。

性向測驗

性向測驗的題目,丁組的部份與計中各組的業務相關,雖然範圍很廣,但題目以 www 跟 system 組為大宗,要準備的話我想可以多了解一些 k8s、observability、CI/CD、GitOps 相關的知識,像我就算這方面經驗不算太多(僅有實習稍微接觸到),但還是可以順利寫出性向測驗的題目。而戊組的題目相對來說比較多是 web 開發的知識,再加上一點演算法、資安跟 DevOps,因為我不擅長前端跟 SQL,所以這部份寫得相對沒那麼好。然後這部分官方說法是不算分,只是用來做為分組跟面談的參考吧。

系計中面談

第一天會進行兩場與計中的學長姐的面談,內容會根據性向測驗的回答還有備審資料有關。

第一場面談印象中比較著重在技術相關的問題,其中被問到的像是:

  • 什麼是 blackbox monitor?
  • 有沒有使用過 eBPF 相關工具的經驗?
  • 有沒有維運 k8s cluster 的經驗?
  • 實習過程中學到什麼?

印象中蠻多問到的技術我都是有一定瞭解,但沒有啥經驗。所以面完當下覺得是 GG 了,我怎麼啥都不會 = =

接著第二場的問題相對來說輕鬆不少,比較偏重在個人規劃跟專案合作上,我印象中有被問到的幾題:

  • 有沒有遇過效能問題?怎麼解決?
  • 跟別人合作開發時意見相左會如何處理?
  • 有沒有帶領團隊的經驗?
  • 丁組跟遊戲開發沒什麼關係,入學後這方面時間如何分配?

這些相對來說就比較好回答,畢竟就是在校期間花比較多時間投入的事務,講起來也比較有底。

話說這邊我覺得比較遺憾的是,看到時程表上面有寫到參訪,我還以為會有學長姐在我們等面試時來點計中的介紹什麼的,不過畢竟面試人數眾多,好像也是沒辦法分出時間跟人手做額外活動了。另外也有看過前輩的分享寫到有認識其他學校來面試的強者,但或許是因為我不善社交,所以只有跟已經認識的聊到幾句。

另外特別提一下關於衣著的問題,因為我平常穿著比較隨性一些,而研究所面試感覺都要穿得很正式,在面試前我還挺擔心會不會需要去租一套西裝什麼的。不過在面試當天我觀察到大部分的人其實也沒有非常正式,大概就是襯衫配上制服長褲就可以了(我因為翻不到能穿的襯衫所以是 polo 衫),但也是有一兩位穿著西裝的。

教授面談

第二天上午是丙組跟戊組的性向測驗,接著下午就是跟教授的面談。

丁組的部份有好幾位教授,講完自我介紹之後就問了些跟在校專案相關的東東,然後還有一些 DevOps、GitOps 相關的問題,我記得好像也有問到 NOJ 實作沙盒的一些細節。比較特別的是教授有問到志願序的部分,而這部分在性向測驗的最前面也有寫到。

接著是戊組的面試,除了專案的問題以外,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教授有問到我的成績,因為我的作業系統跟計算機網路都被當掉,加上以實作為主的行動應用程式開發也被當了,可能讓我看起來不管是計中的事務或論文都蠻有疑慮的。另外還有被問到我在國泰實習時搞壓測的經驗,不過那部份我是快結束時才開始做,並沒有很完整,所以有些細節我也答不上來,像是用 k6 執行分散式的壓測到底可以產生多大的流量,這我並沒有做過 benchmark。

龍華

報名 & 準備資料

當初在考慮推甄時我就有想找一些遊戲開發的研究所,一方面是因為之前找遊戲相關的兼職都碰壁,想多試試有沒有做遊戲的地方要我;另一方面也是想說如果先不去工作的話也能多一個選項。這領域的話就我所知國內的選項算是相對較少,而學術為主的在台科大跟交大好像都有相關的實驗室,不過我因為學業成績太差就沒考慮,最後我選擇報名龍華科大的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

龍華在甄試的時程上比其他大學晚很多,一直到十二月中才面試,可是備審要求很不一樣,資料是現場繳交給教授們的(我不確定能否提前寄出,簡章看不太懂),建議在這部分就要跟其他系所的做出區別。因為在踏進面試教室的時候,教授們才是第一次認識你,需要意識到如何以這份資料輔佐,對於初次見面的教授們介紹自己。要不要準備簡報見仁見智,我也有聽過詳細的文件相比簡報可以更清楚傳達意見的說法。

然而我在面試前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所以在準備龍華備審的時候,我只是將交大那份備審偏向 SRE 的描述改成比較貼近遊戲開發的描述。像是讀書計畫就有寫到希望可以學習一些圖學或遊戲引擎的知識,還有培養遊戲後端的能力,像是 Agones 我就挺有興趣的。

BTW,龍華的面試不用報名費,也不要求準備推薦信,這方面會比較輕鬆一點,好好介紹自己就好。

面試

龍華的面試似乎沒有嚴格限制每個人的面談時間,報到後就是在現場等工作人員叫自己過去準備,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什麼時候開始。由於我是最後一個面試所以等得還挺久(十二點左右報到,差不多兩點半輪到我),趁這個空檔趕快寫 SIC/XE assembler,不然系統程式要被當了。

今年的面試是在一間電腦教室,總共有三位教授,剛好我備審也是印三份出來。現場有提供電腦,所以自我介紹時要用文件講或是配影片說明什麼的應該都行,但需要注意提供的是 mac,如果怕操作不順或需要 live demo 可以考慮自備(不過綠影或許比較適合?),那邊有 HDMI 線。教授們沒有跟我提到面試時長,所以我想這邊是不用擔心沒辦法好好介紹自己。

面試的內容我覺得自己講得是挺糟的,只有一段約一分鐘左右的自我介紹,但我沒想過要如何更深入的說明自己在遊戲開發上的投入,甚至讓教授問出了「是否有聽過遊戲引擎?有沒有用過 Unity?」這種問題,可見我的自介太過簡短。接著教授們有問到一些包括入學動機,個人規劃等。

聊下來我發現個人對於龍華的遊戲系真的是所知甚少,像是我對於所上的課程規劃,僅有從學校的招生相關資訊知道課程名稱,並沒有在公開場合搜尋到關於課程內容的資料;也不知道課程時間開在晚上,聽教授說有學長姐是同時有正職工作的。這方面我覺得挺可惜的,因為我確實對於遊戲相關科系有相當的興趣,像是樂小呈在他的巴哈小屋撰寫的關於南臺科大的生活分享我就認為很有價值,可以讓校外的同學認識到學校的生活。

最後,在研究方向上,教授有跟我提到他們比較著重在 client 端,server 的部分不會有太多,所以有志走相關職位的話可能就沒辦法在課程上學到太多。

總結

從以前在學校時聽同學分享關於交大丁組的資訊時,我就一直把這當作我的第一志願。本來一度以為要暫時放棄這個夢想,沒想到最後還是幸運的錄取了。雖然這讓我離遊戲開發的道路又暫時偏了一點,但最近參加不正經獨立遊戲冒險者增肥聚會聽到前輩的分享讓我覺得比較釋懷了,他說在他的職涯當中總共三度進出遊戲業,到現在他還是熱愛著遊戲創作,認為自己就算到臨終前也不會放棄。所以我也不應該糾結於是否只有一種選擇,而人生的目標也不見得與工作會綁在一起,我想自己還是有辦法在各種方面投入遊戲開發相關的活動。

最後,感謝 xdavidwuuier 在我推甄過程中的幫助與鼓勵;感謝 YingMuoas535364 監督我記得做備審;感謝身邊的師長、親友們在我想放棄時還是鼓勵我試試看,才能讓我今天有這機會寫下這篇心得。

參考資料


4353 Words

2023-01-11